本帖最后由 灯哥 于 2024-5-29 11:45 编辑
5月25日晚,央视《新闻联播》以《广东中山“以新破局”再造发展新引擎》为题,深入呈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当下,中山制造业正在发生的新变化,再次聚焦走在科技前沿的火炬高新区光电企业。
“这家中山自己培育孵化的专精特新企业,主要生产离子源设备,去年底,实现了从零部件到整机装备的突破,填补了国内这一细分领域的空白。”央视《新闻联播》中再次聚焦火炬高新区企业博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、途格科技(广东)有限公司,以及高精尖领域硕博联合教育培养基地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。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沉淀和深耕培育,火炬高新区已获批“中国电子(中山)基地”“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”“中山成像与光电子创新型产业集群”等称号,构建起多层次、全链条、广覆盖的光电信息产业育成体系,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元器件、光学成像元器件、光电显示、光通信元器件、激光装备制造五大领域为主的光电产业体系,初步形成了高端科研机构引领、产业链上下游集聚、大中小企业梯度发展、科技金融活跃的良好产业发展生态。 近三年来,全区光电产业规模以上生产总值稳步增长。2023年,全区光电信息产业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近560亿元,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约31%。 通过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企业,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、支持创新和品牌建设,火炬高新区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发展,拳头产品开拓市场的良好发展势头,其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上中下游完善的产业链,集聚了联合光电、舜宇光学、台光电子、弘景光学、美景光学、光大光学、翔江精密光学、新诺科技、汉通激光等一大批知名企业。 逐梦湾区 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,火炬高新区致力于构建新型劳动者队伍,打造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底座。目前,火炬高新区已经形成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、广东西湾光学研究院、火炬职院等高端光电科技和人才平台,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呈现出深度融合态势,为高端人才逐梦湾区提供了有力载体。 长理工中山研究院实验室。 2021年,火炬高新区与长春理工大学共建中山研究院,现已建成13个纳米光电材料、半导体激光等前沿领域的科研实验室,孵化了15家科技型企业,每年都将源源不断地输送一批光电信息领域硕博生,实现“政产学研用”融合发展。火炬高新区还计划设立院士工作室,通过创新链的完善,推动光电光学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。 今年3月28日,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两位院士工作室揭牌,入驻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,为建设“湾区光谷”点燃智力引擎。 接下来,火炬高新区将继续举起“高”“新”大旗,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,以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光电信息等产业为发展重点,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,推动产业能级大提升。 项目为王 近年来,火炬高新区以“项目为王”为抓手,建立“招、落、投、服”全链条工作机制,加速产业集聚发展。2023年,火炬高新区拆除整理低效工业园用地面积1560亩,全年累计推动“工改”项目动工62个,用地面积1858亩,相当于中山港街道2015年至2023年新供产业总用地面积1.8倍。 今年3月28日,“湾区光谷”正式揭幕,火炬高新区规划20平方公里、30000亩用地,围绕新一代光电元器件、光电设备、光电显示、医工结合、激光应用、光电软件等六大重点发展领域,科学编制产业规划、出台定制化扶持政策等十大重点举措,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具备完整智能光电产业链体系的“湾区光谷”,力争用3—5年实现产值翻一番。 土地优先向制造业供给、政策优先向制造业配套、服务优先向制造业保障……火炬高新区给企业吃下“定心丸”,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“双轮驱动”,坚定了“赢”的信心,推动一大批能级高、带动力强的高精尖优质光电产业项目陆续落地深中合作创新区,释放出火炬锚定“高”“新”、瞄准新一代技术创新发展的招商决心。 当前,深中通道和南中城际的通车在即,深中产业一体化持续提速,“湾区光谷”现正迎来难得一遇的黄金期、窗口期,商机无限、未来可期。火炬高新区将积极响应省、市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号召,大力实施“1+5+3”战略,依托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,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协同和创新合作,不断加大引导园区光电企业进行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力度,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,助力中山光电光学产业向着“万亿梦想”的新目标奋进。
|